测试基础 有效测试的 50 条建议 - 编制测试计划(10~11)

机械师 · 2023年08月31日 · 1900 次阅读

有效测试的 50 条建议 - 编制测试计划(10~11)

第 10 条:获得有效的测试数据

在设计数据样例时,好的数据字典和详细的设计文档非常有用。数据字典提供了数据元素、数据结构、使用规则等信息;设计文档——特别是数据库模式,有助于确定应用程序与数据的交互方式。

输入输出各种组合和变化需要测试,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测试技术来减少输入输出数据的组合和变化,如:数据流覆盖技术。

测试数据的需求评审应当关注数据的几个关键方面:

  • 深度 测试组必须考虑支持测试工作所需的数据库记录的数量和规模。在生命周期早起,如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,应使用小规模的数据,这样可最大程度的控制测试工作且测试针对性强。当完成了不同阶段的测试后,我们必须适当的增大数据的规模。
  • 宽度 测试必须研究数据数值的变化。对于不同数值的数据记录,举例来说:账目中数值的正负、小额账目、中额账目、大额账目、超大额账目等。对于不同数值类型的的记录,举例来说:客户账目分为存款、支票、贷款等。
  • 范围 测试数据的范围与测试数据的精确度、相关程度和完整程度是有关的。
  • 测试执行期间的数据完整性 执行测试时,必须能分离数据、修改数据并能使数据恢复到初始状态。测试组成员执行测试时数据不会互相收到影响。
  • 条件 创造的测试数据应该能够反映应用程序所在领域的特定条件。

TIPS:当确认测试数据需求时,制作一张表格,一列是测试过程,一列是测试数据需求,在这些需求标明所需数据集的规模和产生测试数据所需要的时间。

第 11 条:规划测试环境

测试环境由支持测试工作的所有物质元素组成,例如:测试数据、硬件、软件、网络和设备。

测试组可以结合下面的信息和资源情况设计测试环境:

  • 获得客户环境的样本描述,包括支撑软件、商用现货工具、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等一系列列表清单。 硬件描述应包括:显示器分辨率、硬盘控件、处理器速度、内存的特性以及打印机特性。
  • 确定测试环境是否需要一个归档机制来存储测试后产生的大文件(特别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日志文件)。
  • 确定客户的网络特性
  • 对于客户端 - 服务端或者 Web 的系统,我们需要确定服务器的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和其他组件。
  • 确定测试需要的自动化工具的许可证数量。
  • 确定执行某些测试过程需要的其他软件。
  • 最好在确定测试环境时考虑对测试数据的需求,其中包括对测试数据库的规模。
  • 考虑配置测试需要的特殊资源,如活动硬盘、图片库等。

必需外购的组件列表组成了测试设备采购清单,清单中会列出需要的数量、单价信息、维护和支持费用。为应对意外,可加入部分备用组件。

TIPS:商用现货(commercial off-the-shelf,COTS)指的是哪些很容易被获得的现成产品,有时此术语也被用在军队采购武器中,就是不用再开发,是已有的成熟产品!!!

本文章援引《Effective software testing》一书内容,为个人读后笔记,特此声明

暂无回复。
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,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